開欄語: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廣西是我國蔗糖主產區,要把這一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為保障國家糖業安全、促進蔗農增收致富發揮更大作用,他祝愿鄉親們的生活像甘蔗一樣甜蜜。如今又迎新榨季,八桂大地蔗飄香。廣農糖業特別開設“奮戰新榨季 沖刺開新局”專欄,全面聚焦新榨季的甜蜜“豐”景。
春種一根蔗,冬收萬粒糖。在廣西農投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農糖業”)簽約蔗區,輕點手機屏幕,種植戶便能對蔗地進行水肥一體化精準滴灌,運蔗司機可以一鍵接單、排隊進廠,農務員可以在APP上快速錄入地塊信息、種植信息、砍運調度等農業數據……從蔗田到糖廠,從種管到砍運,5G、物聯網、北斗等數字技術,正逐步在甘蔗生產各環節遍地開花。
近年來,廣農糖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按照糖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積極推進糖業數字化,做到蔗里有“數”、甜上加“甜”,助推甜蜜事業生產更精準、增產更增收、管理更智慧。
一鍵調度,高效砍運心里有數
又是一年榨季時。17日上午,在廣農糖業所屬明陽制糖公司蔗區,運蔗司機何祖俊打開手機APP,輕點屏幕便完成了接單、申請排隊。很快,系統給出了排隊號、預計過磅時間。“比以前在路邊盲等、慢慢挪好多了,現在都是等時間差不多了再往糖廠運。”運蔗20多年,何祖俊感慨,APP不僅能線上排隊,還能實時跟進其他車輛進廠動態,發生異常狀況也能及時了解,“便捷、高效,我們司機也能更加合理安排時間。”
在廣農糖業托管企業博宣公司蔗區,基于農務系統詳細的地塊、種植信息,按照“早熟早砍”原則,一鍵生成砍運計劃,正在成為現實。
“進廠甘蔗的新鮮度,直接影響制糖企業的產糖率,能否確保甘蔗新鮮、均衡、高效進廠入榨,尤為關鍵。”廣農糖業副總經理潘文新介紹,與以往耗費大量人力通過實地估產,結合成熟度憑經驗來鋪排砍運計劃相比,有了大數據支持的農務系統,可以結合日榨產能,科學精準“掐算”砍運順序,分派運輸車輛,省時省力且高效、科學。開榨以來,廣農糖業各制糖企業基本能夠實現甘蔗在48小時內新鮮入廠。
一機在手,云上慧耕增產增收
甘蔗要增產,三分種七分管。近年來,廣農糖業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扶持種植戶應用深耕深松、水肥一體化、綠色統防統治等新技術,不斷提高甘蔗田間管護科學水平,助力增產增收。
在來賓市武宣縣黃茆鎮,種植大戶武啟惠介紹,只需要操作手機APP,他就能給遠在幾十公里外的甘蔗地進行水肥一體化精準滴灌。“一個人、一部手機就能管幾百畝甚至上千畝,比人工作業效率高多了,而且滴灌更加精準。”武啟惠種植甘蔗多年,近年來通過應用機械化、深耕深松等技術,甘蔗增產明顯,上榨季實現畝產超8噸。今年,在博宣公司的扶持下,武啟惠建設了水肥一體化設施,結合土壤、甘蔗長勢合理配水配肥、精準滴灌,如今甘蔗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甜上加甜。
在武鳴區城廂鎮香泉村香泉智慧農業示范基地,蟲情監測系統、高空瞭望系統、水肥一體化等物聯網、傳感器、遙感技術的投入使用,也為采集農業生產數據、開展精細化管護提供了堅實基礎。從過去農務員“鄉村跑”,變成如今的信息“網上跑”,從過去的粗放漫灌變成如今的“精準滴灌”……田間管護不斷精益求精,甘蔗持續增產增收。2024/2025年榨季,廣農糖業簽約蔗區甘蔗平均蔗糖分較上榨季提高1個百分點,入榨總量、產糖總量預計實現雙增長。數字科技助力,蔗里“豐”景如畫,不僅甜了糖企,更甜到了蔗農的心田里。
一覽千里,數字大腦掌控全局
打開博宣公司農務系統,蔗區15.83萬個地塊信息密密麻麻點綴在地圖上,隨意點開其中一個地塊,地塊位置、種植戶、種植面積、種植品種、種植時間等信息一覽無余。
“以地塊信息為基礎,我們延展了一系列應用模塊。”博宣公司副總經理胡順介紹,榨季期間,系統自動生成砍運計劃、蔗農抽簽簽號,自動匯總集成砍運進度、產量情況。其中,在蔗農上報砍收情況后,蔗管員會在農務系統手機APP平臺確認相應地塊的砍收面積、運蔗車輛,車輛進廠過磅后,數據自動填入該地塊產量數據,每個地塊產量如何,系統一查便知。
收集地塊信息、種植信息,及時掌握甘蔗品種、生長情況,根據蟲情監測情況及時向農戶發送病蟲情報、管護提醒,結合長勢情況合理規劃砍運計劃,分析地塊產量情況改進種植管護技術……以數字化為“千里眼”“順風耳”,甘蔗生產管理變得更高效、更“聰明”。
接下來,廣農糖業還將持續深化數字化應用在甘蔗耕種管收各環節的應用,把種植戶采用的種植技術、培土情況、肥料品種用量、土壤、氣象信息等數據融入廣農糖業大數據平臺,加強數據分析應用,為進一步提高“第一車間”農業管理服務水平,促進糖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