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七月,赤日如火。武鳴區香山糖廠覃李基地,萬畝甘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煥發出勃勃生機,孕育著豐收在望的喜悅。盛夏高溫中,公司董事長莫菲城來到武鳴雙高甘蔗地,隨機抽檢了歷經整合后香江糖廠當前甘蔗發展情況。看到覃李基地煥然一新的發展面貌,莫菲城欣慰之余,仍不忘給香江糖廠負責人“劃重點”:加快補齊發展短板,持續推進農務改革。
農務改革成效明顯
7月21日,莫菲城以隨機督查的方式,直奔武鳴區香山糖廠覃李基地,了解香江糖廠農務發展的真實情況。在檢查了覃李基地甘蔗生長和田間管理情況后,陪同人員也向其匯報了武鳴蔗區各項工作的推進情況。
莫菲城在香山糖廠覃李雙高基地檢查工作
看到香江糖廠農務改革與管理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莫菲城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對香山東江農務部的下一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是加強農務人員的管理,繼續進行農務改革,完善各項制度;二是通過出臺考核方案,對達到考核要求的人員進行額外獎勵,提高農務線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加強基地精細化管理,提高基地單產,提高甘蔗糖分;四是按照政府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雙高”基地建設及驗收工作。
近年來,南寧糖業公司黨委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 “加快推進糖業兼并重組”的決策部署,下大力氣補齊農業發展短板,武鳴區香山、東江糖廠在改革中不斷取得發展成果,目前20多萬畝雙高基地全部實現社會化經營,田間管理及時、到位。
曾經的虧損“大漏洞”
與當前煥然一新的發展局面相比,昔日香山東江糖廠甘蔗發展一度黯然失色,成為南寧糖業發展的大“包袱”。2017及2018年南寧糖業連續兩年虧損,香山東江糖廠在虧損額度中占了半數。2019年,香山東江糖廠仍有5.4萬畝基地未能實現社會化經營,由于天氣干旱、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基地甘蔗嚴重減產,基地成為企業虧損難以言說的痛。
2019年農投集團控股南寧糖業,南寧糖業公司黨委新班子到位,首要問題就是堵住香山東江糖廠的“虧損漏洞”。對兩廠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后,公司黨委又按照 “大農務”統一管理原則,將兩廠“班子、績效、農務”三統一,對兩廠農務實施資源整合。今年3月份,由公司牽頭,對農務組織機構重新設置,成立香山東江農務部,實行全廠全員競聘上崗,成立了一支嶄新的農務線隊伍。
多措并舉奮力摘帽
“拖累包袱”“虧損漏洞”“拖后腿”,這些標簽,是香山東江糖廠發展進程中的軟肋,也是兩廠新班子組建后需要奮力摘掉的“帽子”。香山東江農務部鉚著一股干勁,圍繞基地降租、解除中間商合同、基地發包、甘蔗種植和田間管理等工作,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和新的工作目標,朝著工作目標扎實開展農務各項工作。
在內部管理方面,以績效考核為核心,建立起與工作業績掛鉤的薪酬體系,激勵農務人員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農務部還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工作日志”,設立曝光臺,對農務工作全程監督,提高農務人員責任心,強化承包業主的基地管理,做好不正常情況跟蹤整改工作。
今年4月,香山東江糖廠與大型土地轉租中間商友好協商,采取和解方式解決了有地租差價基地土地合同的歸屬問題,避免了土地中間商帶來土地租金重大支付風險,降低了種植成本。
通過采取基地轉變經營方式,香山東江糖廠將20多萬畝基地全部實現社會化經營。同時,農務部實行一地一策的辦法進行扶持,以管理精細化、扶持精準化、服務保姆化等“三化”工作思路,積極做好承包者的服務工作,并積極引進 “雙芽段”優質蔗種,協助承包者及時解決種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為承包者提供了良好的種植經營環境。
鎖定“三百”圖涅槃
甘蔗產量達到百萬噸、預付款回收率百分之百、公司下達的經營目標任務百分之百完成。這是2020年香江糖廠為自己鎖定的“三百”工作目標。
為此,香江糖廠按政策規定時間節點完成“雙高”基地建設后,把工作重心從 “建設”轉為“管理”,實行領導成員掛點片區甘蔗種植發展工作,基地落實員工監管,責任到人,嚴格按基地“三化”管理要求做好基地業主的服務,提高單產。同時加快推進降低基地經營風險工作,提高預付款回收率。
與此相呼應的,還有南寧糖業公司本部持續推進的改革。圍繞 “穩主業、降本增效保盈利”的年度經營目標,南寧糖業狠抓降管理費用、降生產成本、降人力資源成本的“三降”工作,同時做好對標增效、項目增效、融資增效的“三增”工作。此外,在抓好甘蔗發展生產、夯實發展基礎的同時,提前謀劃新榨季生產組織工作,要求各糖廠組織安排好糖廠檢修工作,部署安排新榨季砍、運、榨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公司下半年榨蔗總量目標任務。
當前,香山東江糖廠士氣高昂,全廠員工朝著“三新”目標(新農務、新管理、新香江)奮進,形成“兩廠一統”高效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新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