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地里的“甜蜜賬”
“我要帶走這兩根甘蔗,不要像去年一樣,種了幾千畝都沒摸過一根。”12月9日上午,南寧市武鳴區鑼圩鎮鑼圩社區連片種植的甘蔗地旁邊,種植大戶李志新正在與南寧香山制糖有限責任公司鑼圩蔗區片區主管黃衛東交流今年的甘蔗種植采收情況。三臺自卸式運輸掛車在田間往返,將聯合收割機采收的甘蔗及時轉運到停靠在路邊的貨車上,機械的轟鳴聲不時打斷二人的對話。
李志新今年承包了3000多畝甘蔗地,從播種、田間護理到采收全流程機械化作業,以至于身為蔗農,卻很少直接與甘蔗打交道。“這臺聯合收割機工作一天可收割甘蔗80多噸,收割的甘蔗直接運往糖廠生產車間,全程只需要少量人工。”李志新告訴記者,從事甘蔗種植數年來,他先后購買了聯合收割機、無人植保機等多種農機,勞動效率今非昔比。
農機價格不菲、農機手的工資不低,蔗農的投入合不合算?李志新與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甘蔗長勢不錯,預計畝產可達6噸,甘蔗葉也有人回收;采用良種良法、購買農機乃至運輸甘蔗都有補貼等;土地租金由香山制糖公司先行墊付,節省了資金流……“事實證明,把錢花在買農機上、把精力耗在科學管護上,種甘蔗才能賺大錢。”李志新說。
“我們正在全力組織人員和機械砍收甘蔗,及時調運入榨,確保榨季生產順利進行。”香山制糖公司農務部經理覃俞寧表示,公司將繼續深化與蔗農的合作,提高甘蔗產量和糖分,努力實現企農雙贏。
來源:廣西日報 https://ssw.gxrb.com.cn/json/interface/epaper/api.php?name=gxrb&date=2022-12-17&code=006&xuhao=2